本网讯(文/袁浩,图/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这个“五一”,乐山大佛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在熙攘的人潮中,一抹抹“大佛先锋绿”格外醒目——来自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的50名志愿者,以专业服务温暖八方游客,用青春担当守护千年佛国,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专业培训铸就服务匠心
4月29日,一场特殊的岗前培训在景区展开。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与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联合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涵盖文化讲解、应急处理、智慧服务等六大模块。
“志愿者是景区的‘形象大使’,需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老年、儿童及特殊群体服务细节。”培训会上,景区专家通过大量案例教学,让志愿者们深入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在九曲栈道实地演练中,同学们反复练习客流疏导技巧;在智慧服务设备操作培训中,志愿者学会了如何高效应对数字化服务需求。
“校地协同的志愿服务机制,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也为景区注入创新活力,是文旅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实践。”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孙永兴在培训会上这样讲到。
据悉,这50名志愿者均来自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大佛班”学员。从2024年6月启动“大佛班”培训以来,学院组织对学员开展了旅游英语、旅游大数据分析、摄影、短视频制作、志愿服务礼仪等系列培训,以提升学员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景区和游客的核心素养。
多岗服务彰显青春担当
据统计:5月1日—5月5日,各志愿服务点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其中,提供旅游咨询服务1.2万人次,文明旅游劝导17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0多份,旅游咨询电话服务约630人次。在烈日下的集凤楼服务点,志愿者细心为小朋友处理外伤;在人来人往的九曲栈道入口,志愿者用流利的英语为外籍游客指路,收获连连点赞。志愿者们积极践行“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游客之所急,解游客之所需,先后帮助游客寻找失物30多件,协助游客寻找失散儿童和老人10余人次,为残障游客提供帮忙28人次,提供免费手语讲解15人次。
志愿微光汇聚城市温度
“谢谢你们!你们的服务让人觉得特别暖心!”——这是志愿者们听到最多的话语。翻开服务日志,处处记录着暖心瞬间:积极联系景区,为游客解决重复购票的问题;为听障游客手语讲解大佛全貌;大家齐心联动,寻找游客遗失的重要证件……“当游客充分肯定我们的工作,对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时,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志愿者隆吉欢动情地说。这些00后用专业与热情,让“大佛先锋”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从专业培训到一线服务,从文化传达到应急救助,乐师学子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他们绿色的身影,不仅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谱写着青春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奏。这个“五一”,大佛因他们而更加动人,乐山因他们而更具魅力!